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層級、走廊與後室傳說:在已經參與過大量令人印象深刻作品後,曾為 Sampha 與 Vegyn 等藝術家貢獻過音軌的這位法裔歌手,正站在她首張專輯發行的前夕,回顧自身歷程。

眼前是一個兔子洞。按 O 鍵返回。結束遊戲。將控制權交給他人、交給其他事物,回到那無憂無慮的無知生活。或者按 X 鍵向前邁步。畢竟,每段冒險都需要第一步。
你會選擇後者嗎?你靠近前行,凝視深淵。然後,突然一個不穩,失去平衡,你跌入其中,很快被黑暗吞噬。起初,四周一片漆黑。寂靜、似乎無盡的虛空。隨後,形狀開始閃現。抽象的碎片逐漸清晰,隨著下墜,你意識到自己正飛速掠過自己生命中的影像,被拉進一捲倒帶的記憶中,直到一切模糊。
衝擊。你猛然落在一間空房中,這只是迷宮中的一層。歡迎來到第 0 層。頭頂的燈嗡嗡作響,將刺眼的螢光映照在褪色、磨損的棕色地毯與泛黃的牆紙上。遠處,從另一個房間傳來水流聲,還有門緩緩關上的吱呀聲。伴隨著柔和的吉他撥弦,一個氣息微弱的聲音顫抖著——「如果我在躲著你呢?」
播放的這首歌是《Ghostwriter》,出自 25 歲法屬馬提尼克歌手 Léa Sen 的首張專輯 LEVELS。我們回到現實。
「我沒想到自己會圍繞後室傳說建立整個概念。這種被丟進未知空間的想法。」Sen 談及她專輯的創作過程。「我看了很多影片,存了無數照片,開始變得上癮。」後室(Backrooms)是一種網路現象,最早於 2019 年在 4chan 論壇出現,描述存在於現實之外的巨大、令人不安的迷宮般空間,使用者可能在其中迷失或被困。自此之後,這一數位神話催生了自己的次文化,包括低保真 YouTube 影片與相關遊戲。

由 Sen 的哥哥 Florian Fourlin 共同製作,他們是兩個音樂世家的兄弟之一,《LEVELS》描繪了 Sen 穿行於一間空蕩酒店的旅程,每一個房間承載著一段記憶,每一層樓象徵情感成長的新階段。Sen 在熟悉與陌生之間的詭異邊界中,同時扮演著旁觀者與自身生命建構中的參與者。從聲音上來看,專輯並沒有概念那般詭譎,反而比 Sen 的首張 EP《You of Now Pt. 1 & 2》更為原始、簡約。但其迷幻流行、Neo-soul、R&B 與民謠的聲音調色盤,偶爾會被尖銳的合成音色以及 Sen 個人家庭影片的取樣所穿插,仿佛在現實與超現實之間切換。這些設計旨在為那些首次通過 Sen 與其他藝術家的合作作品認識她的聽眾提供背景,例如 Joy Orbison、Wu-Lu 與 Sampha。這些合作為她帶來了寶貴的曝光,但並不總是按照她自己的節奏進行。「人們總是會對我是法國人感到驚訝,或者驚訝我還會彈吉他、寫自己的歌。」她說。
在專輯發行前一個月,Sen 從她位於布里克斯頓明亮公寓的視頻通話中,談及將自己帶到倫敦所需的信念飛躍、與年長兄長合作的複雜性,以及被低估所帶來的力量。

MF
你小時候的家庭環境是怎樣的?
LS
我在法國出生和長大,住在巴黎郊區一個小鎮,離市中心大約三十分鐘。鎮子夠大,有任天堂總部,也有大型學校和大學,但又夠小,十五分鐘就能到鄉下。對我來說,這剛好。我很愛社交,也經常去巴黎,所以從未覺得缺乏文化體驗。但同時,我清楚記得自己拿著吉他走到河邊,整個下午就坐在那裡,只是聽牛叫。這種對比真的很奇特。我是透過聽我兄弟的音樂學會唱歌的。家裡有很多音樂,大量 R&B、流行和爵士。但在我十五歲時,我想自由一點,做自己的事,所以開始彈吉他。
MF
你十五歲時獲得了這把吉他。這是你自己要求的,還是那是一個驚喜呢?
LS
我幾乎整整一年都在求父母給我吉他。這開始於我十三歲發現 Lianne La Havas 和 Tori Kelly。那之前,我主要聽流行音樂,但那些歌手幾乎不彈樂器。
我記得收到禮物的那天,它裝在一個大盒子裡放在我的房間裡。我非常興奮,想學我最喜歡的歌。我那兩個做音樂的哥哥說:「不,你要先學音階。」我照做了!我大部分是自學的,看了很多 YouTube 影片,每天練習好多年。但我也從哥哥那裡學到很多,即使他們不總是直接教我。我會觀察他們在做什麼,問問題。有時趁他們不在房間,我會偷偷進去看他們在做什麼。

MF
搬到一個全新的城市可能會很令人害怕。你十九歲時為什麼決定搬到倫敦?
LS
我想做自己的歌曲、製作、寫歌,並且身邊都是和我相似的音樂人。倫敦感覺最符合我的音樂品味。我那時真的很迷電子音樂製作,但我仍然保持著創作歌手的風格和吉他演奏,所以倫敦感覺像是兩者的最佳結合。
我記得從巴黎坐火車時哭了。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。我沒有計畫,不認識任何人,而且我是家裡第一個離開的人。我是最小的孩子,所以這感覺風險很大。我覺得自己像是在拋下我的兄弟。當時我的私生活也很複雜,我在質疑自己在做什麼。我也沒有買回程票,所以我知道自己是全力以赴。但當我那天一大早到達時,我開始興奮起來,覺得「這就是我的生活了」。到了 Airbnb,一個小到連行李箱都無法好好打開的空間,我整天就坐在床上彈吉他、在 Instagram 發影片。那天晚上,我去了位於倫敦東南區 Deptford 的一個即興演奏會。我去得很早,還沒有人到。之後我每天都這樣:彈音樂、去即興演奏會、參加每一場音樂會,直到疫情來襲。
MF
這也幫助你在城市裡找到自己的社群感嗎?
LS
我的策略是:我不會主動去和人介紹自己,我只去每一場音樂會、每一個演出。任何我覺得不錯的人,我就問他們的 Instagram 並追蹤他們。就這樣。
除此之外,我每天都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影片,彈自己創作的歌、翻唱或即興演奏。我努力讓這些影片的音樂性更扎實,不只是演奏正確,還包含複雜的指法與和聲設計。有時候,如果我遇到一個音樂人,他們看到我追蹤了他們,可能會去看我、播放一段影片,然後再回追蹤我。有些人甚至說:「我沒想到你會這麼厲害。」我想被低估也是件好事。當你讓人驚訝時,他們會記住你。

MF
「Trust the You of Now」這句話取自 Brian Eno 與 Peter Schmidt 的 Oblique Strategies 卡片,曾是你前兩張 EP 的核心精神。這個理念在 Levels 的創作過程中影響多大?而你覺得這張專輯與先前作品最大的不同是什麼?
LS
我記得在寫第一張 EP 的時候,那些卡片就放在我的書架上,而我那時真的卡關得很嚴重。那些卡片幫我解開很多心結,讓我停止過度思考。但到了這張專輯,每當我又開始懷疑自己的時候,我哥哥 Flo 就會提醒我:「你之前做了整整兩張 EP 都在講這件事。那明明就是你自己想的!」
這張專輯比較像是讓大家真正了解我是誰。因為我過去參與了很多合作、客串,甚至連 EP 本身,其實都缺乏背景脈絡。所以在像是〈Ghostwriter〉、〈Aliens〉這些歌裡,我加入了我小時候的家用錄影帶片段,裡面有媽媽和兄弟們的聲音。這是我想貫穿整張專輯的元素:像 Flo 唱歌、吹薩克斯風的段落,那些是給自己的提示,提醒我一路上其實不是一個人。〈Aliens〉裡還有我另一個兄弟 Hugo 的聲音。在我心裡,「Aliens(外星人)」其實就是他們。他們是我的支持。
MF
為什麼你會用「外星人」來形容他們?
LS
我之所以這樣稱呼他們,是因為他們真誠得近乎超乎地球常理,真誠到有時候別人根本無法承受。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,可以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。從小我就注意到,大多數人不願意展現真正的自己,可能是怕被評價、怕被看見。但我兄弟們無所謂。他們什麼都會跟我說。他們會直言,甚至在刺痛我的時候也會。可是每一次,我都因此成長。我覺得那是非常珍貴的。世界上沒有幾個人會那樣對你。

MF
和你的兄弟 Florian 一起工作時,創作的互動是什麼樣的?把生活中這麼個人或脆弱的部分分享給他對你來說有沒有挑戰?
LS
我知道如果我要做這張專輯,有些事情是我必須唱出來的。我覺得如果是幾年前,我可能做不到,但那時我已經長大很多了。
困難的是我們之間的關係。有時候我們會像兄妹一樣爭吵,這會影響藝術創作。有時候,製作音樂的壓力會影響我們單純享受彼此陪伴的時間。我們每天都要努力去調整,確認我們可以做到。有時他得學會退後,讓我主導。但我也必須學會接受,他的批評其實真的很有幫助。這不只是來自我兄弟,而是來自一個真正懂得自己在做什麼、而且我信任的人。
MF
新專輯中有很多詭異的意象,無論是夢幻般的空間、過渡地帶、外星人,還是詭譎的飯店大廳。什麼樣的參考或靈感幫助你塑造專輯的氛圍?
LS
一個重要的參考是後室(Backrooms)的傳說。我還看了 Wes Anderson 的《布達佩斯大飯店》,想像如果那家飯店完全空無一人會是什麼樣子,有多詭異。當然,還有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,我經常重看。掉進兔子洞的這個概念,感覺和 Backrooms 很契合。
MF
在《Video Games》中,你探索了記憶與懷舊的主題,幾乎像是在觀看自己生活的片段展開。你最早的音樂記憶是什麼?
LS
我記得非常清楚,我大約五歲,在家裡的電腦上玩芭比遊戲。有一個跟著唱的歌詞遊戲,是《公主與乞丐》。他們不用文字,只是一些小圖標,你要匹配它們才能解鎖完整歌曲。有一次我解鎖了,開始跟著唱。我想,「這太棒了!這就是唱歌的感覺。這就是我想做的事。」

MF
在準備發行你的首張 LP 時,你是否已經在為下一個作品打基礎?
LS
我一直在思考,也在創作新音樂。我知道自己想做什麼。當然,它會自然地演變,你也必須保持彈性,但我知道我想盡力嘗試,無論是聲音、歌詞還是視覺,剝掉任何我可能曾經隱藏的東西。我只是想創作出最真實的自己。我在《Levels》中在某種程度上做到了這一點,我突破了舒適區。但我希望下一張能走得更遠。
MF
回想你剛到倫敦、下火車的那一刻,現在你會對那個自己說什麼?
LS
我有很多話想對她說。但為了不讓她感到壓力,我會說:你已經擁有了。你只需要走出自己的腦袋,因為你擁有很棒的東西。如果你有勇氣一次又一次地分享,人們會注意到。你擁有一切所需,所以不要猶豫,把它展現出來。
Words: Morna Fraser
Images: REMEMBERYOUWEREMADETOBEUSED
Styling: Florie Vitse
Hair: Romain Duplessy
Makeup: Ruben Masoliver
DP: Mathias Karl Gontard
Photo assistants: Florent Marti, Thimothé Bendrimia
Production: Septembre00